引言 中欧班列雄起,困境能有所缓解吗?
年初以来,由于疫情导致了物流不畅、贸易萎缩,不管是航运还是空运都出现了比较棘手的情况,海运没舱位,港口拥堵,空运价格又很高,而中欧班列的运输量却逆势暴涨,不再充当跨境物流中的“配角”,转而承担了更多跨境运输方面的任务。
到11月初时,中欧班列的年开行量已经突破了一万列,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。与此同时,由于国内集装箱紧缺,物流循环速度下降,空运和海运的压力向铁路转移,中欧班列承载的运输压力也越来越重,出现了运力方面的瓶颈。
由于疫情的影响,海、路、空的跨境运力都十分紧张,进来的货物变少了,又有大量的货物排队等着出口,集装箱数量不足,短时间内根本来不及补充,运费也跟着水涨船高,没有仓位的情况下,不仅价格贵了,用时也比以往更长。
一方面是运力紧张让贸易商叫苦不迭,另一方面货运机构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加大运力,提升效率。
疫情期间,郑欧班列开通了线上订舱系统远程操作功能,助力疫情防控、降低运输成本、提升操作时效,到2020年前10月,出口电商包裹单量同比提升了186%,截至2020年11月20日,郑欧班列总累计开行3745班,总累计货值155.5亿美元,货重202.04万吨,其中2020年累计开行985班。
除了郑欧班列,成都等地乃至中欧班列全行业都正在经历开行以来的高光时刻。
国铁集团最新消息,今年11月份,中欧班列稳定畅通,继续保持高位运行,开行1238列,运送11.5万标箱,同比分别增长64%、73%,综合重箱率达98.8%,国内开行城市已经超过50个,很快就能成长为连接亚洲与欧洲的货运大通道,以其安全高效的强大优势正在逐渐成为行业“带货王”。
不过中欧班列的情况也并不值得盲目乐观,近期一份铁路部门的调度命令显示:因口岸严重积压,自12月8日18时至12月13日18时,各站装到二连浩特(境)、阿拉山口(境)出口的各类货物,一律停装。
随着西方圣诞节近在眼前,中欧班列运输需求持续旺盛,但是收到口岸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和集装箱循环不畅的影响,口岸交接能力下降,一些通道还出现了移动缓慢的情况,物资运输速度跟不上的尴尬情况也时有发生。
不过目前来看,中欧班列的前景依然是机遇大于危机,在这段时间内只要能够做好统筹规划,尽可能把困难降到最低,待到明年疫情结束或者有所缓解,物流方面恢复正常,中欧班列的重要性也会得到凸显,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扫码关注二维码
扫码加入社群
扫一扫
关注亿恩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