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线不到四个月,Temu在美国的安装量已达1080万次,黑五购物季销售额一度达到700万美元,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黑马。
流量驱动下,国内卖家纷纷试水,Temu注册潮迅速席卷开来。
经营一段时间后,有卖家认为很香,已经可稳定出单。不过更多的跨境卖家持相反观点,他们对这个平台的吐槽声音一浪高过一浪,有同行总结了做Temu遇到的各种坑,包括利润坑、运费坑、退货坑、下架坑等,这引起了很多同行共鸣,有人更是直言:“被劝退了!”
不过很多卖家却发现,基本都是一边吐槽Temu,一边在努力经营,按照平台的相关新规调整策略,积极进行备货,毕竟谁都不想错过新的增长点,但增长快就一定有机会吗?
卖家总结做Temu遇到七大坑,引同行共鸣
在众多新晋的跨境平台中,Temu绝对算是卖家们注册、经营、讨论热度最高的一个。其凭借庞大的流量及可观的销量,逐渐获得较高关注,先后吸引了头部大卖华凯易佰、有棵树等入驻,业内涌现出人人试水的热潮。
抱着迅速出单、掌握流量密码的心态试水,不少卖家却发现Temu和他们想的并不一样。在Temu上,卖家们没有产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,甚至各种政策都不透明,完全是双眼一抹黑,辛苦经营一个月,一算利润为负,再算发现可能会损失更多。
跨境卖家_大桃子入坑Temu一个月,总结了遇到七个坑,引发了同行的共鸣,有很多卖家遇到了和其相似的问题。
一、VMI备货运费坑:Temu一言不合就把VMI备货的50%运费成本从平台转移到卖家身上,没过几天连50%都忽略了,直接称发货时选择平台推荐服务商的收费会有一定优惠,具体优惠没有明确标准。查看后台的预估运费,没感觉有任何优惠。
二、不允许涨价坑:针对运费上涨,一定有人说“把运费算上再涨价”,但当卖家发起调价时,后台直接弹框【暂时不允许涨价】,卖家完全没有涨价的权限。
在一位卖家看来,在Temu平台,卖家除了供货其他任何事情都控制不了,供货后就成为砧板上的鱼肉。
三、退货运费坑:这个坑多个卖家群提及过,如果产品滞销退货,货物是单个退的,某快递每个包裹运费10.8元。赚运费差价都能薅卖家不少羊毛!
此前,有不少卖家在群里讨论过退货运费的问题,运费单个退价格高到离谱,出了几单之后来一个退货直接不保本。其中一位卖家感叹,Temu退货太坑了运费到付真的肉痛!
也有卖家直言,现在最担心Temu的退货问题,本来出单就不容易,要是碰到一个个的运费到付退回,那直接亏本。
四、入库质检坑:一百多库存发过去不见了,后来才发现是入库质检不及格,卖家质疑:库存直接在系统里消失了吗?首先,库存消失没有任何提示与通知;其次,样品审版时没有问题,前面几小批货也没问题,大货发一样的东西却遇到质检不及格;最后,完全搞不清楚这批货到底会到哪里,需要怎么处理。
五、产品无理由下架坑:上周有个产品卖得好好的无理由被下架了,并且没有任何通知。找客服找买手,也一直没有回复。反正到现在还是没有解决,没有具体处理方案。
针对下架坑,一位卖家称产品也被无缘无故下架,找不到任何理由。平台一边要求其备货,一边对产品进行下架。对比下来,在亚马逊上一天出几十单的产品,一个月出了一单,别的产品出单也很难。
另有卖家认为Temu沟通机制有问题,有些类目找不到买手,也没有群和客服。作为卖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不知道联系谁,一个产品发过去就被下架,却找不到原因,没有邮件通知,连货也没有了……
这种问题不是个例,不少卖家遇到产品无端被下架的情况,却找不到原因。
六、销量说没就没坑:平台推荐备货是按预估7天销量,但它不会告诉你,销量趋势是完全没有规律没有权重可言的,可能说没就没。
销量问题无法控制,完全没有逻辑可以遵循,卖家们戏称这是双眼一抹黑的运营方式,备货都无从下手。
七、政策不透明且说变就变坑:这个问题卖家们都懂的。
多数卖家在经营Temu的过程中,遇到诸多不可抗力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经营信心,更多的卖家则是边吐槽边适应。
部分卖家被劝退,更多人边吐槽边经营
在跨境卖家注册Temu之前,基本都会咨询同行,或者看相关的反馈,在大家的抱怨声中,一位卖家称本来注册上传了产品,遇到了审核图片,结果没有通过,后面平台发信息不让错过销售机会,现在已经不想入坑。
相同想法的卖家感叹:“对于Temu的经营很失望,遇到问题根本找不到对接人,我不玩了!”更多的卖家发表了类似“注册完就不想进行下去、Temu再见”等观点。
一位老卖家更是直接发出倡议,建议同行不要和Temu合作,不要充当平台的选品工具人。
在相关的争议中,部分卖家动了离开的心思,他们自觉并不适合这个平台。但更多的卖家则是一边吐槽一边经营,在试错中慢慢走上发展的轨道。
一位卖家说了自己的情况,10月在Temu上卖了第一单,截止目前共试了俩品,得到经验就是可以继续操作,但其奉劝同行:作为亚马逊卖家不要靠近Temu,会变得不幸。
不过也有卖家经营的相对不错,根据其介绍,目前在Temu一天能卖100个,在部分产品涨价的基础上还可以保持这样的销量,已然相当不错,该卖家对Temu平台的未来看好。
目前经营不错的反馈占比相对较少,但抱怨经营状况欠佳的卖家也并非放弃。他们直观的感受是,不问不知道,一问才发现原来身边的很多同行都在做Temu,如果我不做Temu,倒显得自己跟不上节奏了。
显然,大批卖家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态,期待在Temu流量加持下得以起飞。不过现阶段利润和供货价格仍是很多人的心病。
有卖家经营一个月,出单达到了600单,销售额接近2万元,但回头发现可提现金额为0,利润为负;一位亚马逊老卖家经营Temu,不到一周的时间,平均每天出20单左右,但利润是0,其心态是在清理多年积压的库存。实际上,很多亚马逊卖家做Temu的目的之一,便是清理库存。
有卖家在Temu上面看到其供应商产品,价格只有他们亚马逊上面的三分之一。且根据卖家们爆料,Temu的对接人员发布相关通知,要求卖家们的供货价至少比1688便宜10%-20%,还称如果商家的报价较高,将会直接拉黑谢绝合作。
在供货方面,部分卖家直言:“平台对于供货价格审批极其变态,要求极低的价格,且这个价格还需要包含单个邮寄包装的成本。平台对新买家还有拉新补贴价格,对卖家则是扼住脖颈,Temu直接把砍一刀砍向了卖家!”
有业内大佬分析Temu的业务流程,指出Temu里人为控制的因素太多,甚至流量的分配都是人为控制的,而非一套类似A9或者其他机制的算法。他举了一个例子:自己一款定做的产品,成本不到10元,按报价一单可挣十几元,上架前3天出了10多单,马上分2批进行补货,后面竟然一单不出了,Temu还连续几天发短信提示库存不足,让其补货。
其他同行也有这种观点,他们直言Temu的流量很大程度上是人为控制的,美其名给你报活动。几天下来可能每天出单几十个,但只要流量一过去立马卖不动。
在抱怨中坚守阵地,不少跨境卖家或许对Temu仍抱有期待。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,无论你做与不做,Temu的发展都不会以卖家的意志为转移,你不做,还会有大批同行迎头补上。
跨境卖家VS工厂型卖家,谁为Temu叫好?
在部分卖家踌躇是否继续扩大在Temu的经营时,另一些卖家还不得门路。
在Temu上,发饰、节日装饰等饰品十分走俏。一个月前,卖家王庆想要入驻Temu,因为没有做太多功课,他不知道如何注册、开店有什么注意事项,几番摸索后终于开通了账号,也上架了几个产品,之后就卡住了——上架半个月后仍然没有人审核他的产品,所以他一直没有发货,也不知该联系谁。
其实,Temu卖家通过knock APP联系官方小二。在王庆一筹莫展时,knock上的卖家群消息正不断冒出。但如前文所说,Temu的沟通机制是存在问题的,即便是联系上招商经理的成熟卖家,之后也可能与经理“断联”,在需要咨询时迟迟得不到回应。
这就牵涉到平台的效率问题。不难猜测,在平台上升期,即使拼多多为Temu准备了一支身经百战的团队,也难以应对猛涨的商家及如潮的问询。另一个原因是,Temu的产品审核等都十分依赖人工。其他卖家也曾提及,Temu业务流程中人为控制的因素太多,例如流量分配等。
上线才不足四个月,Temu当然是有一些问题的,这个平台究竟行还是不行,卖家们各执一词。在很大程度上,他们的结论是出于自己的公司类型及此前的零售经验。
例如,对贸易型卖家而言,Temu的平台机制并不健全,供货价、备货量、产品审核等都没有固定的标准,加之政策调整频繁,难免不适;在销售层面自己也没有太大的主动权,如果供货价太低,不仅收益有限,还可能侵蚀该品类在其他市场的销售,例如卖家作为重点的亚马逊。因此,以微薄的利润换取短暂的销量增长,对卖家而言无异于杀鸡取卵,毫无可行性。
但对工厂型卖家而言,Temu确实让其跳过了不擅长的经营打理环节,将产品直接推到了数亿消费者面前,打开了C端销售通道。虽有SHEIN珠玉在前,但SHEIN的品类以服饰为主,能够吸纳的供应商种类及数量有限。相比之下,Temu当前有家电、电子、玩具等近30个大类,对国内毛细血管一样丰富的众多工厂来说,吸引力不言而喻。
此外,工厂可以将成本控制到极致,同样的报价下,工厂可以保留三成甚至更多的利润,贸易型卖家却已经无利可图。尤其是在Temu取消对国内发货段的补贴后,卖家成本陡增,对比在其他平台的收益率,这个渠道着实显得有些鸡肋。
因此即使要保留这一通道,不少跨境卖家也会尝试将产品分级,或是另打造定位适合该平台的品牌,而不是自降身价与亚马逊上的自有产品左右手互博。
另一方面,此前有卖家推测,Temu会面向贸易型商家招商,是看准了这些卖家的出海经验和选品嗅觉,这能帮助平台一举切中北美消费者的兴趣点,且贸易型卖家会提供丰富的品类,有利于平台的前期搭建。
而在平台品类逐渐齐全后,便会从中选优。有卖家透露,Temu已经开始分品类寻找在美国海外仓有货,且可以为之供货的卖家了,筛选行为初见苗头。
之后,Temu会进一步调整供销价格,在拓展市场的同时保障利润。目前,Temu平台上多款产品陆续出现价格上调,但卖家却没有太多喜悦,毕竟其结算利润只与供货价有关,而Temu在打出一定名气后的调价是平台行为,与卖家无关。
初代淘金者站住脚,Temu继续往前冲
Temu走的是拼多多的商业模式,也就是亏本出售少数畅销商品,以这些特价品揽客。与此同时,它也采取类似拼多多的传播模式,如果消费者在社交网络上协助宣传Temu,就能获得各种奖励,包括优惠券或者礼品等。
例如,Temu在Facebook上置顶了一条“额外圣诞福利”的帖子,邀请用户领取50美元的优惠券,只要转发推文就可以拿到。截至目前,这则帖子已经获得了7600多条评论和1100多次转发。
新年将至,近两天Temu也在Instagram上搞起了同款赠送活动,关注Temu账号并点赞活动推文的消费者可以参与抽奖,奖品包括一部iPhone 14(一等奖)、一副AirPods Pro 2(二等奖)以及10个50美金的Temu优惠券(三等奖),截至目前,这条推文的点赞量已超过9500次。
在钞能力的支撑下,病毒式传播成效卓著。在Facebook上,Temu已经积累了近80万粉丝,账号发帖活跃,Instagram上也有了10万粉丝。这种一传十的扩散方法,也让Temu斩获了大量新客。
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数据,不到4个月,Temu在美国的下载安装量已经达到1080万,成为11月1日至12月14日期间美国全类别中下载量最大的移动应用。
市场研究公司YipitData的数据显示,喜欢货比三家寻找最划算商品的购物者,助力Temu的11月营收较前一个月暴增3倍左右,在“黑色星期五”购物季,Temu交出了销售额700万美元的佳绩。在美国消费者因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倍感压力时,Temu的攻城掠地与亚马逊等老牌电商的逆风而行对比鲜明。
在平台上升的过程中,早期进入的开荒卖家也赚到了第一桶金。
在平台首页推荐商品中,销量达几千甚至数万的产品已经随处可见。最早上架销售的一款联想蓝牙耳机已售出超10万件,过去24小时内就卖出了601件,目前产品评论超5900条,店铺评论过万,评分达4.8分。
华尔街日报认为,凭借大力度的折扣和慷慨的优惠券,Temu已经成为“喜欢捡便宜货者的新宠”。低价,在任何一个市场都有绝对的杀伤力,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形势难测的情况下,这个标签会为Temu吸引到庞大的客群,其中不少人还会成为回头客。
其报道中提到了一个案例。假日购物季中,一位消费者贝内蒂首次浏览Temu网页时并没打算血拼,但她被便宜的价格吸引住,一口气采购了14件商品,结账时只花了90美元,她不在意这些商品需要7-15个工作日才能到货,因为这些价格比亚马逊上便宜了太多。几天之后,她又来到Temu上采购圣诞节礼物,最终花了223美元采买了多达34件商品。
之后,贝内蒂又了解到可以通过朋友推荐Temu的方式赚取美金,于是打算和亲朋一起对外分享推荐链接,同时,她还在考虑退出亚马逊会员。Temu对美国网购市场的冲击,由此可见一斑。
一方面,Temu通过发放优惠券吸引App新用户;另一方面,平台上大促接连上演,也有效地刺激老用户持续回购。新年将至,Temu已经有针对性地开始了新一轮大促,折扣最高可达90%,这一波螺旋力度之大,其他平台望尘莫及。在拼多多招商群内,招商经理正在督促卖家备足春节28天的库存,避免届时库存不够卖。
一套组合拳下来,Temu热度居高不下,频频见诸报端,在北美各种攻略网站上,“如何在Temu上省钱又不踩雷”也成了热度颇高的话题。
虽是初生牛犊,但Temu出手迅猛,在背后强大的电商支持及高粘性运作模式的加持下,其海外扩张初见成效,使得不少电商平台内部警铃大作。Temu还在往前冲,下一站会在哪里?我们拭目以待。
扫码关注二维码
2025-01-02 10:46
2025-01-05 11:47
2025-01-03 11:40
2025-01-02 10:43
2025-01-06 09:39
2025-01-02 20:41
扫码加入社群
扫一扫
关注亿恩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