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自亚马逊美国站注册条件放宽之日,就有业内卖家预测全民亚马逊,不怕死的跟卖又要重出江湖了。经过一周的发酵,事件如何了?近日小编确实在卖家群里看到部分卖家的反馈,遇到了跟卖。
自亚马逊美国站注册条件放宽之日,就有业内卖家预测全民亚马逊,不怕死的跟卖又要重出江湖了。经过一周的发酵,事件如何了?近日小编确实在卖家群里看到部分卖家的反馈,遇到了跟卖。
部分卖家的情况会不会代表整个行业的现象,跟卖将风云再起?为此亿恩小编采访了行业某大卖家。观点如下:
跟卖本就是合理机制,恶意跟卖才是问题。这次亚马逊表面是放开了注册,但其实是对卖家的第二轮筛选,实际上是更严格了。因为亚马逊之前引进了更好的品牌保护措施。所以当你被恶意侵权跟卖的时候,只要动用品牌或者专利等知识产权就能解决问题,那意味着只要你自我防护做到位了。恶意跟卖就分分钟被你搞死。所以其实开放注册会留下更优质的卖家,而恶意的卖家和小白什么都不懂的卖家会死去。优胜劣汰,这个法则在哪里都适用,只不过亚马逊这次做的像是态度软化了,实际上是宽进严出而已。
所以跟卖泛滥本就不是一个命题,因为跟卖本就符合亚马逊规则。而恶意跟卖对于优质卖家来说,再大规模出现也不怕,来了就弄死,反而对自己有利。只有自身强悍,就不用怕这个怕那个的。
与其被跟卖了心塞,不如自身强悍,防恶意跟卖有几种方式可以参考:
1、注册海外商标:连自己的品牌都没有,被跟卖就没啥委屈的了,想投诉也不太容易。
2、可能被跟卖的热卖品跟冷门产品或配套产品互相搭配,让跟卖者无法跟上你的步伐,同时又可以减少冷门产品或者配套产品的库存,不失为一种方法,可以尝试。
3有品牌的卖家可以先写警告信给跟卖者,不必绞尽脑汁写英文,因为跟卖你的很可能就是中国卖家。写信无果后可以进行投诉,把其他卖家侵权的情况写清楚,提供自己的品牌LOGO或者专利证明。投诉之后亚马逊可能会让你进行Test Buy来证明你和跟卖者的产品不同,这种方式多需的时间较长。但是有些大卖却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另一个入口,比如给差评、提纠纷。这个方法有点坏,冤冤相报何时了?
还是那句话,与其怕这怕那,不如自身强大。合法经营,正规操作,才是长久之道。
扫码关注二维码
2025-01-02 10:46
2025-01-05 11:47
2025-01-03 11:40
2025-01-02 10:43
2025-01-06 09:39
2025-01-02 20:41
扫码加入社群
扫一扫
关注亿恩公众号